《清平乐·秋光烛地》

宋代 陈师道陈师道 宋代

秋光烛地。帘幕生秋意。露叶翻风惊鹊坠。暗落青林红子。

微行声断长廊。熏炉衾换生香。灭烛却延明月,揽衣先怯微凉。

暂无


分享

清平乐·秋光烛地 诗词大意

  陈师道是“苏门六君子”之一。黄庭坚曾赞云:“闭门觅句陈无己,对客挥毫秦少游。”他的词纤细平易,如《蝶恋花》:“路转河回寒日暮,连峰不计重回顾。”《南乡子》:“花样腰身宫样立,婷婷,困倚阑干一欠伸。”《菩萨蛮》:“天上隔年期,人间长别离。”都是较有名气的词句。但是,最足以代表他的词风的,则是这首《清平乐》。

  这首词描绘秋天景色。上片写晨景,下片写夜晚。

  “秋光烛地,帘幕生秋意。”开宗明义,写秋景,“秋光”、“秋意”,一派秋天的气氛。“露叶翻风惊鹊坠,暗落青林红子。”进一步写秋景,含着露水的树叶,由于秋风的吹动,纷纷落下,连树上的鹊雀,也被惊动了。言简意赅,细腻生动,几个字,便勾勒出一个正在落叶的生动画面。“一叶知秋”,作者抓住了这一最有特征性的动态,一下子把秋景写活了。语言、画面、意境,都活灵活现地摆在读者的面前。

  “微行声断长廊,熏炉衾换生香。”入夜了,秋天的夜晚是凄凉的:走廊的脚步声没有了;火炉里散发出木柴燃烧后的香气。夜深了,“灭烛却延明月,揽衣先怯微凉。”吹熄了蜡烛,月光却照进屋中;词人感到秋天的凉意,将衣披在身上。

  这首词,情意深婉,用语精警,笔力拗峭,颇能代表陈师道的词风。王灼在《碧鸡漫志》中说:“陈无己所作数十首,号曰语业,妙处如其诗。但用意太深,有时僻涩。”这样的优点与缺点,在这首词中均有所体现。


陈师道的诗词欣赏

《次韵李节推九日登南山》

宋代 陈师道陈师道 宋代

平林广野骑台荒,山寺钟鸣报夕阳。

原野空旷,平林漠漠,戏马台一片荒凉;深山古寺,夕阳返照,钟声报告已是黄昏时光。

人事自生今日意,寒花只作去年香。

人事变幻,每逢重阳,便有万千思绪;年年岁岁,菊花开放,依旧阵阵寒香。

巾欹更觉霜侵鬓,语妙何妨石作肠。

头巾倾斜,更觉得清霜已侵上了鬓发;语言佳妙,并不碍诗人的铁石心肠。

落木无边江不尽,此身此日更须忙。

放眼望,落木萧萧,长江滚滚流淌;谁知道,今日里,为政务还得繁忙!


分享

《绝句·书当快意读易尽》

宋代 陈师道陈师道 宋代

书当快意读易尽,客有可人期不来。

读到一本好书,心中十分高兴,可惜没多久就读完了;与知心朋友亲切交谈,心中十分高兴,可惜朋友不能常常到来。

世事相违每如此,好怀百岁几回开?

世界上的事往往是这样美中不足与意愿相乖,人生百年,有多少次能够欢笑开怀?


分享

《菩萨蛮·七夕》

宋代 陈师道陈师道 宋代

东飞乌鹊西飞燕。盈盈一水经年见。急雨洗香车。天回河汉斜。

离愁千载上。相远长相望。终不似人间。回头万里山。

暂无


分享

《清平乐·秋光烛地》

宋代 陈师道陈师道 宋代

秋光烛地。帘幕生秋意。露叶翻风惊鹊坠。暗落青林红子。

微行声断长廊。熏炉衾换生香。灭烛却延明月,揽衣先怯微凉。

暂无


分享

《除夜对酒赠少章》

宋代 陈师道陈师道 宋代

岁晚身何托,灯前客未空。

一年将尽,这身子将向何处寄托?灯下的客人,事业理想却未落空。

半生忧患里,一梦有无中。

我的前半生均在忧患里度过,仿佛一场梦在现实与幻境中。

发短愁催白,颜衰酒借红。

忧愁烦恼催短催白了头发,憔悴的容颜凭借酒力发红。

我歌君起舞,潦倒略相同。

我唱起歌来,你且跳起舞,我俩潦倒的景况大致相同。


分享

《示三子》

宋代 陈师道陈师道 宋代

时三子已归自外家

去远即相忘,归近不可忍。

你们走远了,我倒也不再惦念;及至归期接近,反而难、以忍耐。

儿女已在眼,眉目略不省。

儿女们已站在眼前,你们的容貌我已认不出来。

喜极不得语,泪尽方一哂。

欢喜到了极点,不知说什么好。收泪一笑,包含着多少悲哀。

了知不是梦,忽忽心未稳。

明知这不是在梦中,可我的心仍在摇摆不踏实。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