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思》

唐代 李益李益 唐代

腰垂锦带佩吴钩,走马曾防玉塞秋。

莫笑关西将家子,只将诗思入凉州。

暂无


分享

边思 诗词大意

  首句写自己的装束。腰垂锦带,显示出衣饰的华美和身份的尊贵,与第三句“关西将家子”相应;佩吴钩(一种吴地出产的弯刀),表现出意态的勇武英俊。杜诗有“少年别有赠,含笑看吴钩”之句,可见佩带吴钩在当时是一种显示少年英武风姿的时髦装束。寥寥两笔,就将一位华贵英武的“关西将家子”的形象生动地展现出来了。

  第二句“走马曾防玉塞秋”,进一步交代自己的战斗经历。北方游牧民族每到秋高马肥的季节,常进扰边境,需要预加防卫,称为“防秋”。玉塞,指玉门关。这句是说自己曾经参加过防秋玉塞、驰驱沙场的战斗行动。和上句以“锦带”、“吴钩”显示全体一样,这里是举玉塞防秋以概括丰富的战斗经历。

  不过,诗意的重点并不在图形写貌,自叙经历,而是抒写感慨。这正是三、四两句所要表达的内容。关西,指函谷关以西。古代有“关西出将,关东出相”的说法,李益是姑臧(今甘肃武威,亦即凉州)人,所以自称“关西将家子”。表面上看,这两句诗语调轻松洒脱,似乎带有一种风流自赏的意味。但如果深入一层,结合诗人所处的时代、诗人的理想抱负和其他作品来体味,就不难发现,在这潇洒轻松的语调中正含有无可奈何的苦涩和深沉的感慨。

  写慷慨悲凉的诗歌,决非李益这们“关西将家子”的本愿。他的《塞下曲》说:“伏波惟愿裹尸还,定远何须生入关。莫遣只轮归海窟,仍留一箭定天山。”象班超等人那样,立功边塞,这才是他平生的夙愿和人生理想。当立功献捷的宏愿化为苍凉悲慨的诗思,回到自己熟悉的凉州城时,作者心中翻动着的恐怕只能是壮志不遂的悲哀吧。如果说:“莫笑”二字当中还多少含有自我解嘲的意味,那么,“只将”二字便纯然是壮志不遂的深沉感慨了。作为一首自题小像赠友人的小诗,三、四两句所要表达的,正是一种“辜负胸中十万兵,百无聊赖以诗鸣”式的感情。

  这当然不意味着李益不欣赏自己的边塞之吟,也不排斥在“只将诗思入凉州”的诗句中多少含有自赏的意味。但那自赏之中分明蕴含着无可奈何的苦涩。潇洒轻松与悲慨苦涩的矛盾统一,正是这首诗的一个突出特点,也是它耐人寻味的重要原因。


李益的诗词欣赏

《登水门楼,见亡友张贞期题望黄河诗,因以感兴》

唐代 崔曙崔曙 唐代

吾友东南美,昔闻登此楼。人随川上逝,书向壁中留。

严子好真隐,谢公耽远游。清风初作颂,暇日复销忧。

暂无

时与文字古,迹将山水幽。已孤苍生望,空见黄河流。

暂无

流落年将晚,悲凉物已秋。天高不可问,掩泣赴行舟。

暂无


分享

《送薛据之宋州》

唐代 崔曙崔曙 唐代

无媒嗟失路,有道亦乘流。客处不堪别,异乡应共愁。

我生早孤贱,沦落居此州。风土至今忆,山河皆昔游。

暂无

一从文章事,两京春复秋。君去问相识,几人今白头。

暂无


分享

《宿大通和尚塔,敬赠如上人,兼呈常、孙二山人》

唐代 崔曙崔曙 唐代

支公已寂灭,影塔山上古。更有真僧来,道场救诸苦。

一承微妙法,寓宿清净土。身心能自观,色相了无取。

暂无

森森松映月,漠漠云近户。岭外飞电明,夜来前山雨。

暂无

然灯见栖鸽,作礼闻信鼓。晓霁南轩开,秋华净天宇。

暂无

愿言出世尘,谢尔申及甫。

暂无


分享

《途中晓》

唐代 崔曙崔曙 唐代

晓霁长风里,劳歌赴远期。云轻归海疾,月满下山迟。

旅望因高尽,乡心遇物悲。故林遥不见,况在落花时。

暂无


分享

《同诸公谒启母祠》

唐代 崔曙崔曙 唐代

閟宫凌紫微,芳草闭闲扉。帝子复何在,王孙游不归。

春风鸣玉佩,暮雨拂灵衣。岂但湘江口,能令怀二妃。

暂无


分享

《早发交崖山还太室作》

唐代 崔曙崔曙 唐代

东林气微白,寒鸟急高翔。吾亦自兹去,北山归草堂。

仲冬正三五,日月遥相望。萧萧过颍上,曨曨辨少阳。

暂无

川冰生积雪,野火出枯桑。独往路难尽,穷阴人易伤。

暂无

伤此无衣客,如何蒙雪霜。

暂无


分享

《缑山庙》

唐代 崔曙崔曙 唐代

遗庙宿阴阴,孤峰映绿林。步随仙路远,意入道门深。

涧水流年月,山云变古今。只闻风竹里,犹有凤笙音。

暂无


分享

《对雨送郑陵》

唐代 崔曙崔曙 唐代

别愁复经雨,别泪还如霰。寄心海上云,千里常相见。


分享

《奉酬中书相公至日圆丘摄事合于中书后阁宿斋移止…之作》

唐代 崔曙崔曙 唐代

典籍开书府,恩荣避鼎司。郊丘资有事,斋戒守无为。

宿雾蒙琼树,馀香覆玉墀。进经逢乙夜,展礼值明时。

暂无

勋共山河列,名同竹帛垂。年年佐尧舜,相与致雍熙。

暂无


分享

《山下晚晴》

唐代 崔曙崔曙 唐代

寥寥远天净,溪路何空濛。斜光照疏雨,秋气生白虹。

云尽山色暝,萧条西北风。故林归宿处,一叶下梧桐。

暂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