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汴河亭》

唐代 许浑许浑 唐代

广陵花盛帝东游,先劈昆仑一派流。

扬州百花盛开隋炀帝御舟东游,先将发源昆仑的黄河凿渠分流。

百二禁兵辞象阙,三千宫女下龙舟。

骁勇的御林军跟皇帝辞别京城,三千美丽的宫女登上了大龙舟。

凝云鼓震星辰动,拂浪旗开日月浮。

喧阗的鼓声响遏行云星辰闪动,拂浪旌旗招展水中日月影漂浮。

四海义师归有道,迷楼还似景阳楼。

天下起义军归附了有道的大唐,迷楼倾覆王朝末日恰似景阳楼。

广陵:今江苏扬州。帝:隋炀帝杨广。昆仑一派流:指黄河,旧说黄河发源于昆仑山。先劈:即谓将黄河凿渠分引。先劈昆仑:一作“光碧黄河”。

百二:指炀帝的禁卫兵骁勇。象阙:亦称象魏。古时宫廷门外有二台,上作楼观,两观对峙,中间阙然为道,乃悬挂法令之处。

凝云:浓云;密云。鼓震:谓鼓声高鸣。旗:一作“旌”。

四海义师:指天下反隋的义军。归:归附。有道:指唐朝。还似:一作“何异”。景阳楼:即景阳殿,南朝陈后主所建,在今南京玄武湖胖。殿下有井,名胭脂井。


分享

汴河亭 诗词大意

  此诗首联写隋炀帝东游前的准备。闻说扬州花盛,便想前去观赏,这是人之常情。起句气势和缓;语不惊人。但紧一句便顿起波澜,杨广为了去广陵看花,竟凿渠引流、大兴水土。为逞一己的私欲,竟耗费巨大的人力、财力、物力,其奢侈程度可想而知。“先劈昆仑一派流”,一语中的,揭示本质。颔联写杨广离宫时景象。诗人没有正面写这个场面如何壮观,气势如何盛大,皇帝如何自得,而是从随行的队伍着笔,运用的是反衬手法。禁兵二百,前护后拥,宫女三千,尾随其后。皇帝的赫赫声威,于此表现无遗。颈联写沿途的喧闹情景。鼓声震天,凝固流云,惊动星辰,旌旗招展,覆盖着水面,仿佛波浪起伏,旗开之处,可见水底日月沉浮。这情景,把前面奢靡景象又推进一层。前三联,按照事件发展的时间顺序依次写来,极言隋朝昏君的豪奢无度。

  尾联总束前文,避实就虚,删繁就简,写出隋朝的结局,点明多行不义必自毙的道理。这个结局,是历史的结局,又是隋炀帝荒淫无度的结局。陈后主骄奢荒淫而筑景阳城,终为隋朝所灭;隋君沉醉酒色而建迷楼,终为李唐所代。历史发展遵循着固有的轨迹。诗人以隋比陈,言唐军为有道之师。可是,当初隋灭陈之际,隋军也是有道之军,这种借古讽劝晚唐之意寓于不言之中。

  这首诗在艺术表现上有三个特点:

  一是在写景叙事上的“示观”描写。所谓“示观”,就是通过艺术想象把未曾见过的事物描绘得栩栩如生,如临其境。作者许浑经过隋炀帝的行宫汴河亭时不由得感慨万千,浮想联翩,隋炀帝当年那种穷奢极欲的情景仿佛呈现在他的眼前。即前三联所描写的奢侈豪华的场面。这一切,诗人都只是“想见”而并未亲见,但却写得这般情景生动,使读者犹如亲见,这就是诗人进行的“示观”描写及其产生的艺术效果。

  二是诗的意境的动态描绘。诗中“劈昆仑”、“下龙舟”、“星辰动”、“日月浮”等句中的“劈”、“下”、“动”、“浮”,以及“游”、“震”、“拂”、“开”等字,都是动词,因而就赋予全诗意境以活动的体态,形成了骏马走坂之势,给读者以形象飞动之感。特别引读者注意的是,诗人在进行这种动态描写时,能够在史实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虚构和夸张。像颈联“凝云鼓震星辰动,拂浪旗开日月浮”两句,其中的“鼓震”、“旗开”是历史事实;但是鼓声能上入云霄,把行云挡住并使星辰摇动,旗帜能“拂浪”,在旌旗闪动时又能使人看到波浪中日月的浮影,这都是诗人的创造性想象,是虚构和夸张。诗的首联、颔联本来已经写得很活脱,很有气魄,再加上这样一个颈联,就更显得造形生动,气象雄豪,把杨广东游的那种赫赫声势、巍巍壮观的豪华盛况活灵活现地展现在读者眼前。颈联这两句诗实是全篇的“警策”。

  三是“卒章显其志”。诗的前三联基本上是冷静地客观地写景叙事,读者单看前三联几乎看不出作者的倾向所在。只是到了最后一联,才忽然笔锋一转,把对事件的评判,和诗人写诗的旨意,一下子袒露了出来。诗人“显志”的方式也很别致。他笔下的尾联不是前三联所创造的形象的自然延伸,也不是对隋炀帝东游景象的直接批判,而是另起炉灶,凌空一跃,一下子跃到“义师”、“迷楼”上去,对隋炀帝游荡荒淫所招致的亡国后果作了严肃的评论和无情的嘲讽。但又不是直言指斥,而是把隋炀帝为了淫乐而修的“迷楼”与南朝陈后主的“景阳楼”相比,把读者的视线和思绪又拉回到眼前的汴河亭,解景生情,发人深思,无限感慨都在意象之外,这样的结尾是很有韵味的。


  • 诗词译文
  • 创作背景

扬州百花盛开隋炀帝御舟东游,先将发源昆仑的黄河凿渠分流。

骁勇的御林军跟皇帝辞别京城,三千美丽的宫女登上了大龙舟。

喧阗的鼓声响遏行云星辰闪动,拂浪旌旗招展水中日月影漂浮。

天下起义军归附了有道的大唐,迷楼倾覆王朝末日恰似景阳楼。

汴河:又名汴渠。即通济渠,流经今河南、安徽境,在泗县入淮河,隋炀帝所开,西通河洛。南达江淮,炀帝幸江都(今江苏扬州),即由此道。汴河亭,在今开封市附近汴河之旁,传为炀帝行宫故址。

广陵:今江苏扬州。帝:隋炀帝杨广。

昆仑一派流:指黄河,旧说黄河发源于昆仑山,“先劈”即谓将黄河凿渠分引。先劈昆仑:一作“光碧黄河”。

百二:指炀帝的禁卫兵骁勇。象阙:亦称象魏。古时宫廷门外有二台,上作楼观,两观对峙,中间阙然为道,乃悬挂法令之处。

凝云:浓云;密云。鼓震:谓鼓声高鸣。

旗:一作“旌”。

四海义师:指天下反隋的义军。归:归附。有道:指唐朝。

迷楼:(炀)帝顾左右曰:“虽真仙游其中,亦当自迷也,可目之曰迷楼。”还似:一作“何异”。景阳楼:即景阳殿,南朝陈后主所建,在今南京玄武湖胖。殿下有井,名胭脂井。隋兵攻破金陵,后主与宠妃张丽华投此井,未死,为隋兵所执。后世称之为辱井。


参考资料:

1、宁宗一 陶慕宁.千编经典诗词曲·唐诗.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1:740

2、谢真元.一生必读唐诗三百首 汉英对照.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社,2006:553-555

3、李刚太 崔立华.名家名吟.郑州:大象出版社,2004:52-53

4、何思美.白话唐诗精华.哈尔滨:哈尔滨出版社,2007:291

5、张国举.唐诗精华注译评.长春:长春出版社,2010:657-658

  隋炀帝杨广为了东游广陵(扬州),不惜倾全国民力财力开凿一条运河,即今通济渠。其东段叫汴河,汴河之滨筑有行宫,即“汴河亭”。这首《汴河亭》诗,当是作者在南游中经过汴河时写的。



参考资料:

1、贾文昭 等.唐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1054-1055

许浑的诗词欣赏

《下第寓居崇圣寺感事》

唐代 许浑许浑 唐代

怀土泣京华,旧山归路赊。静依禅客院,幽学野人家。

林晚鸟争树,园春蝶护花。东门有闲地,谁种邵平瓜。

暂无


分享

《早秋寄刘尚书》

唐代 许浑许浑 唐代

天生心识富人侯,将相门中第一流。旗纛早开擒虎帐,

戈鋋初发斩鲸舟。柳营书号海山暝,菌阁赋诗江树秋。

暂无

昨夜雨凉今夜月,笙歌应醉最高楼。

暂无


分享

《留赠偃师主人》

唐代 许浑许浑 唐代

孤城漏未残,徒侣拂征鞍。

远处的城市逐渐的稀疏但还没有从视野中完全消失,同伴轻抚马鞍前行。

洛北去游远,淮南归梦阑。

从洛阳出发远游,过了淮南后归乡之梦愈发强烈。

晓灯回壁暗,晴雪卷帘寒。

清晨太阳初升屋内的墙壁依然是暗的,天晴后满地的积雪向卷起门帘的屋里散发着寒气。

强尽主人酒,出门行路难。

饮完主人的践行酒,再次出发前面依然路途艰难。


分享

《月夜期友人不至》

唐代 许浑许浑 唐代

坐待故人宿,月华清兴秋。管弦谁处醉,池馆此时愁。

风过渚荷动,露含山桂幽。孤吟不可曙,昨夜共登楼。

暂无


分享

《题崇圣寺(寺,故行宫也)》

唐代 许浑许浑 唐代

西林本行殿,池榭日坡阤.雨过水初涨,云开山渐多。

晓街垂御柳,秋院闭宫莎。借问龙归处,鼎湖空碧波。

暂无


分享

《和人贺杨仆射致政》

唐代 许浑许浑 唐代

莲府公卿拜后尘,手持优诏挂朱轮。从军幕下三千客,

闻礼庭中七十人。锦帐丽词推北巷,画堂清乐掩南邻。

暂无

岂同王谢山阴会,空叙流杯醉暮春。

暂无


分享

《酬钱汝州》

唐代 许浑许浑 唐代

白雪多随汉水流,谩劳旌旆晚悠悠。笙歌暗写终年恨,

台榭潜消尽日忧。鸟散落花人自醉,马嘶芳草客先愁。

暂无

怪来雅韵清无敌,三十六峰当庾楼。

暂无


分享

《山居冬夜喜魏扶见访因赠》

唐代 许浑许浑 唐代

霜风露叶下,远思独裴回。夜久草堂静,月明山客来。

遣贫相劝酒,忆字共书灰。何事清平世,干名待有媒。

暂无


分享

《严陵钓台贻行侣》

唐代 许浑许浑 唐代

故人天下定,垂钓碧岩幽。旧迹随台古,高名寄水流。

鸟喧群木晚,蝉急众山秋。更待新安月,凭君暂驻舟。

暂无


分享

《客有卜居不遂薄游汧陇因题》

唐代 许浑许浑 唐代

海燕西飞白日斜,天门遥望五侯家。

客人像一只孤燕在夕阳西下之时向西飞走,站在禁城宫外远远注视着显贵人家的住宅。

楼台深锁无人到,落尽东风第一花。

高楼深院全都锁着没人来此居住,早开的花朵调落净尽辜负了大好春风。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