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汝州郡楼》

唐代 李益李益 唐代

黄昏鼓角似边州,三十年前上此楼。

登上汝州城楼,望着眼前暗淡的黄昏景色,仿似深处边塞,耳边是那熟悉的鼓角声,想到第一次登上此楼已是三十年前。

今日山城对垂泪,伤心不独为悲秋。

想到如今战火不熄灭,国家满目疮痍;满心惆怅不仅仅是因为这凋敝的秋天啊!

汝州:今河南临汝,地处唐王朝的腹地。唐德宗建中年间,淮西节度使李希烈叛乱,汝州沦陷,成为唐王朝军队与叛军争夺的战场。边州:边塞城市。


分享

上汝州郡楼 诗词大意

  这是一首触景生情之作。境界苍凉,寄意深远。诗的首句中,“黄昏鼓角”写的是目所见、耳所闻,“似边州”写的是心所感。李益曾久佐戎幕,六出兵间,对边塞景物特别是军营中的鼓角声当然是非常熟悉的。这时,他登上汝州(州城在今河南临汝县)城楼,眼前展现的是暗淡的黄昏景色,耳边响起的是悲凉的鼓角声音,物与我会,情随景生,曾经对他如此熟悉的边塞生活重新浮上心头,不禁兴起了此时明明身在唐王朝的腹地而竟然又像身在边州的感慨。这个感慨既有感于个人的身世,更包含有时代的内容,分量是极其沉重的。这里虽然只用“似边州”三字淡描一笔,但这三个字寄慨无穷,贯串全篇。

  首句是从空间回忆那遥远的边塞生活;接下来,第二句“三十年前上此楼”则是从时间回忆那漫长的已逝岁月。这句看来很平常,而且写得又很简单,既没有描绘三十年前登楼的情景,也没有叙说三十年来人事的变化;但字里行间,感慨系之,联系上一句读来,正如孙洙在《唐诗三百首》中评杜甫《江南逢李龟年》诗所说,“世运之治乱,年华之盛衰,……俱在其中”。

  据近人考证,这首《上汝州郡楼》诗大约写于公元804年(唐德宗贞元二十年)李益五十七岁时,由此上溯三十年,其第一次登楼大致在他登进士第后做华州郑县簿尉期间。试考察他两次登楼间隔期间所发生的事情:就作者个人经历而言,他在郑县过了几年郁郁不得志的簿尉生活,又远走边塞,先后在朔方、幽州、鄜坊、邠宁等节度使幕下过了长时期的军旅生活;就时局变化而言,唐王朝愈来愈走向没落,藩镇割据的局面愈来愈积重难返,代宗、德宗两朝,不但河北三镇形同异域,淄青、淮西等地也成了动乱的策源地。在公元783年(德宗建中四年),汝州曾一度被淮西节度使李希烈攻陷;当李益第二次过汝州时,淮西之乱也还没有平定。三十年的变化是如此之大。他旧地重来,想到此身,从少壮变为衰老;想到此地,经受干戈洗礼,是腹地却似边陲。城郭依旧,人事全非。这时,抚今思昔,百感丛集,忧时伤世,万虑潮生,不能不既为岁月更迭而慨叹,又为国运升降而悲怆。这就是诗人在这首诗里紧接着写出了“今日山川对垂泪”这样一句的原因。

  这第三句诗,会使人想起东晋过江诸人在新亭对泣的故事以及周顗所说“风景不殊,举目有江山之异”的话,也会使人想起杜甫《春望》诗中那“国破山河在”的名句。而在李益当时说来,这面对山川、怆然泣下的感触是纷至沓来、千头万绪的,既无法在这样一首小诗里表达得一清二楚,也不想把话讲得一干二净,只因他登楼时正是秋天,最后就以“伤心不独为悲秋”这样一句并不说明原因的话结束了他的诗篇。自从宋玉在《九辩》中发出“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的悲吟后,“悲秋”成了诗歌中常见的内容。其实,单纯的悲秋是不存在的。如果宋玉只是为悲秋而悲秋,杜甫也不必在《咏怀古迹五首》之一中那样意味深长地说“摇落深知宋玉悲”了。这里,李益只告诉读者,他伤心的原因“不独为悲秋”,诗篇到此,戛然而止。而此诗篇外意、弦外音只能留待读者自己去探索。


  • 诗词译文

登上汝州城楼,看着眼前暗淡的黄昏景色,仿似身处边塞,耳边响起那熟悉的鼓角声,想到第一次登上此楼已是三十年前。

想到如今战火不熄灭,国家满目疮痍;满心惆怅不仅仅是因为这凋敝的秋天啊!

汝州:今河南临汝,地处唐王朝的腹地。唐德宗建中年间,淮西节度使李希烈叛乱,汝州沦陷,成为唐王朝军队与叛军争夺的战场。

边州:边塞城市。

李益的诗词欣赏

《春夜闻笛》

唐代 李益李益 唐代

寒山吹笛唤春归,迁客相看泪满衣。

在寒山吹着笛子呼唤春回大地,被谪迁的人彼此对望不禁泪湿衣。

洞庭一夜无穷雁,不待天明尽北飞。

晚上洞庭湖畔停宿的无数大雁,还没等到天亮就都急切地往北飞。


分享

《入华山访隐者经仙人石坛》

唐代 李益李益 唐代

三考西岳下,官曹少休沐。

久负青山诺,今还获所欲。

暂无

尝闻玉清洞,金简受玄箓。

暂无

夙驾升天行,云游恣霞宿。

暂无

平明矫轻策,扪石入空曲。

暂无

仙人古石坛,苔绕青瑶局。

暂无

阳桂凌烟紫,阴萝冒水绿。

暂无

隔世闻丹经,悬泉注明玉。

暂无

前惊羽人会,白日天居肃。

暂无

问我将致辞,笑之自相目。

暂无

竦身云遂起,仰见双白鹄。

暂无

堕其一纸书,文字类鸟足。

暂无

视之了不识,三返又三复。

暂无

归来问方士,举世莫解读。

暂无

何必若蜉蝣,然后为局促。

暂无

鄙哉宦游子,身志俱降辱。

暂无

再往不及期,劳歌叩山木。

暂无


分享

《行舟》

唐代 李益李益 唐代

柳花飞入正行舟,卧引菱花信碧流。

光明媚,柳花飘飘扬扬坠在行舟之中。舟中人随手采起菱花,任凭小舟顺碧流飘转。

闻道风光满扬子,天晴共上望乡楼。

望乡楼上凭栏远望,这满眼风光,我却无心赏景,只思念塞北故乡。


分享

《塞下曲·其一》

唐代 李益李益 唐代

蕃州部落能结束,朝暮驰猎黄河曲。

西北部的军队士兵会整理戎装,打扮自己,早晚在黄河转弯的地方奔驰狩猎。

燕歌未断塞鸿飞,牧马群嘶边草绿。

在不绝的豪壮燕歌声中,边塞的鸿雁高飞,放牧的马儿叫着。春天快到了,地上的草开始转绿。


分享

《度破讷沙二首》

唐代 李益李益 唐代

眼见风来沙旋移,经年不省草生时。

在沙漠上风一吹,看那沙尘满天飞旋,在这茫茫的沙碛上怕是永远看不到草木生长了吧。

莫言塞北无春到,总有春来何处知。

不能说塞北没有春天到来,但由于遍地风沙,不见青草,纵有春天到来,一切没有变化,又从哪里看到春天呢?

破讷沙头雁正飞,鸊鹈泉上战初归。

在破讷沙漠上大雁正在飞翔,在鸊鹈泉上战胜了敌军的将士们刚刚归来。

平明日出东南地,满碛寒光生铁衣。

一轮红日从东南方的地平线上喷薄而出。在广袤的平沙之上,行进的部队蜿如游龙,战士的盔甲银鳞一般,在日照下寒光闪闪。


分享

《统汉峰下(一作过降户至统漠烽)》

唐代 李益李益 唐代

统汉峰西降户营,黄河战骨拥长城。

只今已勒燕然石,北地无人空月明。

暂无


分享

《从军北征》

唐代 李益李益 唐代

天山雪后海风寒,横笛偏吹行路难。

天山下了一场大雪,从青海湖刮来的风更添寒冷。行军途中,战士吹起笛曲《行路难》。

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

听到这悲伤的别离曲,驻守边关的三十万将士,都抬起头来望着东升的月亮。


分享

《竹窗闻风寄苗发司空曙》

唐代 李益李益 唐代

微风惊暮坐,临牖思悠哉。

傍晚独坐被微风的响声惊动,临窗冥想思绪悠然远飘天外。

开门复动竹,疑是故人来。

微风吹开院门又吹动了竹丛,让人怀疑是旧日的朋友到来。

时滴枝上露,稍沾阶下苔。

枝叶上的露珠不时因风滴落,渐渐润泽了阶下暗生的青苔。

何当一入幌,为拂绿琴埃。

风什么时候能掀开窗帘进屋,为我拭去绿琴上久积的尘埃。


分享

《宫怨》

唐代 李益李益 唐代

露湿晴花春殿香,月明歌吹在昭阳。

似将海水添宫漏,共滴长门一夜长。

暂无


分享

《塞下曲》

唐代 李益李益 唐代

伏波惟愿裹尸还,定远何须生入关。

莫遣只轮归海窟,仍留一箭射天山。

暂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