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太行山》

明代 于谦于谦 明代

西风落日草斑斑,云薄秋空鸟独还。

落日时分西风吹动草色间杂的劲草,气清云淡,秋空中飞鸟独还。

两鬓霜华千里客,马蹄又上太行山。

两鬓白如霜雪的我在山道孤身跋涉,策马奔行再次踏上太行山。

太行:太行山。此指山西境内的太行山。斑斑:草色间杂。

霜华:形容如霜花一样花白。千里客:作者自称。


分享

上太行山 诗词大意

  这是一首行旅诗。

  “风落日草班班,云薄秋空鸟独还。”描绘出一幅太行山中暮色苍茫的秋景图。“西风”两字,既点明此时太行的季节,又突出作者身临太行山的感受。劲扫落叶的秋风拂面吹来,最易使人想起天地的肃杀而惆怅思归。诗人登临眺望,只见夕阳西坠,或枯黄或残绿的杂草在落晖中阴暗参差,显得色彩错杂斑驳。平视惟有满山遍野的衰草,夹着残光惨淡的落日,一片萧索;仰望天空,暮云逐渐密布了高远的秋空,笼罩了连绵的群山,朦朦胧胧、寂寂寥寥,只有一只回山归巢的鸟儿在孤飞,够凄清的。萧索凄清构成了诗人即景抒情的环境氛围。在这里,归鸟的描写颇有画龙点晴的妙用,鸟的飞动点活了天高云淡的静态画面,使整幅画面有了生气,更是寄托了作者浓浓的思乡之情,与前面令人思归的气氛正相呼应。这两句寓情于景,为后两句的抒情作了铺垫。

  “两鬓霜华千里客”,是作者自述生平。诗人自二十五岁入宦途起,先后出使湖广,招抚川贵,巡按江西,三十三岁时巡抚河南、山西至半百之年,如今自己已经鬓发花白;长年累月地远旅他乡、奔波道路,写此诗时在山西巡抚任上,与家乡钱塘遥隔千里,故自己是千里为客。这一句准确而生动地描绘了诗人的自身形象。客居他乡岁月之久,距离之远,心中愁绪不断。然而,“忧国忘家。计安宗社”的政治家于谦最后一句陡然振起“马蹄又上太行山”。诗人立马太行,雄视千里的英雄形象,感受到了他两鬃霜华却壮心不已,辗转千里却生命不衰的烈士情怀。

  此诗以简淡的笔触,勾勒出西风落日的深秋,诗人孤身跋涉太行途中的心情。触景兴怀,孤鸟知还,顾盼自身,感从中来,不直写思想感情,也不刻意求工,而粗笔勾画,力求意态自然。它在写法上也颇具一格,看似景与情分写,其实一体连贯,承转自然,形成先抑后扬的感情波澜,读来别有一番顿挫之致。


  • 诗词译文
  • 创作背景

落日时分西风吹动草色间杂的劲草,气清云淡,秋空中飞鸟独还。

两鬓白如霜雪的我在山道孤身跋涉,策马奔行再次踏上太行山。

太行:太行山。此指山西境内的太行山。

斑斑:草色间杂。

霜华:形容如霜花一样花白。

千里客:作者自称。

  公元1430年(宣德五年)时,三十三岁的于谦以兵部右侍郎巡抚山西、河南两省,达十七年之久。回京议事,因未给宦官王振送礼,被诬下狱。数月后释出,又派他巡抚山西、河南。这时他已是五十余岁。从诗的后两句来看,这首诗当作于第二次出巡两省时。



参考资料:

1、本书编委会编.明诗观止:学林出版社,2015.08:52

于谦的诗词欣赏

《惜春》

明代 于谦于谦 明代

无计留春住,从教去复来。

明年花更好,只是老相催。

暂无


分享

《秋日即事》

明代 于谦于谦 明代

风静林塘好,波光一鉴开。金鱼穿绿藻,翠竹映苍苔。

幽草锄还长,驯禽去复来。时清公事简,冠盖日徘徊。

暂无


分享

《清源分司林檎去时始见开花自平阳还则结实久矣因成二十字》

明代 于谦于谦 明代

去时树开花,来时花结子。如何马上人,来往只如此。


分享

《春寒喜和暖》

明代 于谦于谦 明代

东风消尽山头雪,和气挽回天下春。笑杀堤边千树柳,才舒青眼便窥人。


分享

《春日客怀》

明代 于谦于谦 明代

年年马上见春风,花落花开醉梦中。短发经梳千缕白,衰颜借醉一时红。

离家自是寻常事,报国惭无尺寸功。萧涩行囊君莫笑,独留长剑倚晴空。

暂无


分享

《宋宫》

明代 于谦于谦 明代

龙楼高处彩云飞,艮岳才成事已非。寂寂长门金锁合,中州无复二龙归。


分享

《盘陀驿道中》

明代 于谦于谦 明代

群峰尽处是盘陀,小径纡回乱石多。风约閒云难作雨,渠分流水不成河。

门开野店群鸡唱,花发春山百鸟歌。一段好怀无著处,令人对景费吟哦。

暂无


分享

《眼前花》

明代 于谦于谦 明代

昨日看花开,今朝看花落。花开花落两无情,莫怪夜来风雨恶人生。

一似雨中花,老少须臾莫怨嗟。昨日朱颜生绿醑,今朝白发映乌纱。

暂无

看花对酒宁辞醉,醒后还投卖酒家。君不见,眼前花。

暂无


分享

《送顾克新南还》

明代 于谦于谦 明代

都门三月柳飞花,把酒相看日未斜。充贡已看先得意,承恩仍喜蚤还家。

轻风细浪征帆稳,芳草长亭客路赊。君去故园春尚好,令人归思满天涯。

暂无


分享

《日暮》

明代 于谦于谦 明代

归鸦争绕树,落日半衔山。微雨晚来歇,孤云独自还。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