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梅 〔近代〕

吴梅图片
吴梅(1884—1939),字瞿安,一字灵鹤,号霜厓,别署吴某(梅的古体字)、腥庵、臒盏、厓叟、逋飞、呆道人,室名奢摩他室、百嘉室,江苏长洲(今江苏吴县)人。曾任北京大学、南京东南大学、广州中山大学、上海光华大学、南京中央大学和金陵大学教授。著有《霜厓曲录》、《霜厓四剧》、《词学通论》、《南北词简谱》、《词学讲义》、《顾曲麈谈》、《中国戏曲概论》、《曲学通论》、《元曲研究》、《辽金元文学史》等。

  • 主要成就

  吴梅先生最重要的学术成就,还在戏曲创作与研究。浦江清先生说:“近世对于戏曲一门学问,最有研究者推王静安与吴梅先生两人。静安先生在历史考证方面,开戏曲史研究之先路;但在戏曲本身之研究,还当推瞿安先生独步。”龙榆生先生说他“专究南北曲,制谱、填词、按拍一身兼擅,晚近无第二人也”。编校《吴梅全集》的王卫民先生说,在中国戏曲史上的大家,或以制曲见长,或以曲论见长,或以曲史见长,或以演唱见长,就是在昆剧的全盛时期,“集二三特长于一身的大家已屈指可数,集四五特长于一身的大家更为罕见”,然而生活于昆剧衰落时期的吴梅先生,却能“集制曲、论曲、曲史、藏曲、校曲、谱曲、唱曲于一身”,且在戏曲教育上也卓有建树,堪谓奇迹。

  创作方面,先生在十六岁时,就有传奇《血花飞》之作,以纪念戊戌六君子;三十年间,共创作十四个剧本,现存十二,以先生五十寿诞时自选的《霜崖三剧》为代表,曲律词采俱工,案头场上,两擅其美,人物鲜明而情节曲折,达到了那一时代的最高境界。传统戏曲本身就是一种综合艺术,若非具有文学、音乐、舞蹈、美术等多方面的较高修养,是不可能取得较高成就的。

  曲律研究方面,先生有《顾曲麈谈》、《曲学通论》、《南北词简谱》等专著,在前人研究成果和自己艺术实践的基础上,全面系统地论述了制、谱、唱、演的艺术规律。曲史研究方面,先生的《中国戏曲概论》是放眼全局的第一部中国戏曲通史;《元剧研究》和《曲海目疏证》对剧作家与作品的考证,也有承前启后之功;《霜崖曲话》、《奢摩他室曲话》和《奢摩他室曲旨》等采取传统的曲话形式,广泛评述散曲、剧曲的形式与内容,既为作者的进一步研究打下了基础,也为后人的研究提供了可贵的参考材料。 吴梅先生在词学研究上亦有很高造诣。朱祖谋先生曾四校《梦窗词》,而吴梅先生重读《梦窗词》,还能有新的发现。他的专著《词学通论》,寓史于论,史论结合,从格律到作法,多所创见。

  诗词曲创作

  吴梅先生于诗、词、曲三体均有创作,词风豪放易近于诗,婉约则易近于曲,故而在词作上颇难独树一格;但曲学上的造诣,又深化了先生对于词律的理解,故集中登临怀古、言志之作,情致清新,辞采振拔,意象鲜明,含蓄雅训,能严守词律,因难见巧,远追南宋。论者或以为先生词作的成就能高于诗作。

  吴梅先生的诗,在生前写定为《霜崖诗录》四卷,以编年体存诗三百八十一首,不但数量较词、曲尤为多,而且更能看出先生的一生经历、过从交往,以及思想、艺术的发展脉络。诗作始于1898年,终于1938年,对于四十年间的重大社会历史事件,从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洪宪复辟、军阀混战到日寇侵华、抗战军兴,都有如实的反映,表现出诗人强烈的爱国精神;咏史怀人、评书读画之作,也无不寄寓真情实学;其七古风骨遒劲,歌行开阖流转,绝句轻倩流丽,律诗工于对仗,各有特色。诗人的自我评价是:“不开风气,不依门户。独往独来,匪今匪古。”“不开风气”有自知之贵,因为先生清醒地认识到,“诗文词曲,颇难兼擅”,他在曲学上用力至深,诗作上再想开一时风气是不现实的;但由于坚持了“不依门户”,所以能达到“匪今匪古”的境界。

  吴梅先生的词,大部分录入《霜崖词录》。存词一百三十七首。

  吴梅先生的曲,有《霜崖曲录》二卷,为先生高足卢前在1929年编次,后又有增补,现卷一收小令六十八首,卷二收套数二十篇一百零三首。因为先生认识到“欲明曲理,须先唱曲”,曾从名师学唱,能够边唱边写,所以才情与格律有机统一,达到格律精严而才情横溢的高境界。在清末以来散曲日见寥落的局面下,先生的散曲异峰突起,并影响后学,酿成风气,致时人有散曲“中兴”之望。 先生还为许多传奇杂剧打下了声情并茂、宜唱美听的曲谱,使一些案头名剧得以登上舞台,重焕青春。这也因为先生有唱曲的功底。魏良辅曾总结唱曲经验说:“曲有三绝:字清为一绝,腔纯为二绝,板正为三绝。”听过吴梅先生唱曲的人,都以为他是得到这份真传的。

吴梅的同代诗词欣赏

《李浩词兄邀度中秋节》

近代 余菊庵余菊庵 近代

一年一度中秋节,阴雨沉沉兴减多。得共素心人对饮,良宵仍幸不虚过。


分享

《苦雨》

近代 余菊庵余菊庵 近代

入夏风兼雨,苍苍壁藓滋。潦深殊念稼,凉意略宜诗。

广厦存怀久,儒冠叹路岐。吾思问真宰,几日见情曦。

暂无


分享

《閒居二首 其二》

近代 余菊庵余菊庵 近代

处顺故无系,贫居事亦幽。抚床儿学步,得句客能酬。

画境山川秀,书城岁月悠。知难营一饱,耻恶不相谋。

暂无


分享

《中秋阴雨竟夕意兴索然适蔡生星仪来访相与剥芋啜田螺而已》

近代 余菊庵余菊庵 近代

恼煞黄昏雨,偏逢佳节多。人间空待月,天上欲翻河。

寂寂一城暗,迢迢三漏过。助谈无别物,劝客啜田螺。

暂无


分享

《晚眺》

近代 余菊庵余菊庵 近代

平生爱晚眺,负手踱江湾。绿暗水边水,蓝堆山外山。

鸣蛙秋后减,归犊步仍闲。更待月东上,邀他作伴还。

暂无


分享

《閒居二首 其一》

近代 余菊庵余菊庵 近代

纷吾寄一室,深巷远尘踪。窗树笼寒碧,瓶花吐小红。

书裙参屋漏,面壁究幡风。吾迹聊尔耳,吾怀寄太空。

暂无


分享

《岁暮与许敦谷画师李咏棠学长同登松岭》

近代 余菊庵余菊庵 近代

联步上松岭,偃看碧朗空。水流斜照外,樵语乱山中。

解渴携时果,重游话旧踪。风传村舍碓,有味岁将终。

暂无


分享

《洪水后参观惠阳潼湖公社》

近代 余菊庵余菊庵 近代

公社群山里,民风太古中。从来忧地瘠,倏忽讶年丰。

广泽浮鹅鸭,平原盛草蓬。自经洪劫后,益信党恩隆。

暂无


分享

《与衡女作别》

近代 余菊庵余菊庵 近代

相聚无多日,江亭又别离。黯然挥手去,痴立送车驰。

汝往长依母,吾游尚待时。沧波空帐望,咫尺即天涯。

暂无


分享

《送别长女洁婵赴港》

近代 余菊庵余菊庵 近代

知汝今晨别,中肠定九回。憨痴怜妹幼,颓聩念亲衰。

冬尽寒仍在,星残雾未开。车尘瞬不见,惘惘独归来。

暂无


分享